關於特殊教育孩子的鑑定安置,最近剛好唸到一篇文章,可以提供給我們老師一些與家長溝通的時候可以做的因應策略,
我就節錄一點東西,家上配合學校的生態,給與老師、家長以及相關人員做個參考,最後我也會附上參考文獻的出處,
有興趣的老師、家長也可以去詳讀,希望藉由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得到更多協助。教育不是注滿一
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希望我們都能成為位學生點燃火把的人,加油!

以下說明學校教師在面對家長拒絕其具有特殊需求的子女接受特殊教育鑑定安置時之因應策略:

1)瞭解家長拒絕的原因,並加以澄清或解決其困難。
   (2)說明轉介前介入措施以及該生接受特教服務的必要性。
3)讓家長瞭解學生接受特殊教育服務之正向效益。
4)說明特殊教育過程中享有權益。
5)降低標籤化效應。
6)加強溝通效能。

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也需注意法令規定,避免對家長作出不合法令規定之承諾;與家長言談間,也須避免以帶恐嚇、
威脅之說話方式;若需使用專有名詞,則需加以口語化解釋;提供給家長閱讀之家長權益說明、相關規定與特殊教育相關文
件,皆需注意其可讀性或可理解性
( Fitzgerald & Watkins, 2006),此外與教師論及學生之學習及行為表現時,也需就事論事,
不作誇大之敘述
(例如上課從來沒有一刻安靜過),盡量以具體數字(可觀察、可量化、發生頻率、發生強度)描述學生之行為。

參考文獻:

1.胡永崇(2012)。如何促進家長同意其障礙子女接受特殊教育之鑑定與安置。雲嘉特教,16,1-5。
2.Fitzgerald, J. L., & Watkins, M. W. (2006).Parents' rights in special education: Thereadability of procedural safeguards.Exceptional Children, 72(4), 497-5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