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孩子跟都市的很不一樣
可能是因為這裡的人口結構和背景吧!
不過孩子的信心培養應該是要一樣的
我不是要孩子都成為佼佼者!
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就常態的分配來說
本來就會有些資質較差的學生
需要多些的關懷與協助

但是到我這的學生
學業已經出現嚴重的落後了
自信心從他們身上也看不到了
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東西
剛好也可以來提醒自己一下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1.培養責任感:依照他的能力給予他一些能完成的事情
ex:幫老師擦黑板、拿個東西......這樣的小事
當小朋友完成時,我會給他個大大大大大個鼓勵!
一次兩次 孩子的動機就會增加
即使這個任務對他來說可能一點意義也沒有
說穿了....用白話一點說!就是心理爽快呀!

2.具體式的稱讚:想到考教甄的時候,練習口試的
時候老師要我們對於學生的行為來稱讚
我想就是這個原因吧!
稱讚盡量採用完整句
讓孩子知道是甚麼樣的行為被讚賞
會增加往後出現的機會!

3.學習處理失敗的經驗:
簡單來說,我認為就是失敗的經驗往往不是預先計畫好的
所以這樣的經驗是最真實也是最直接的
所以
給孩子一點時間
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他"被社會接受"價值觀
記住,我覺得這裡很重要的,不是"你認為的"價值觀
接受孩子的答案、處理方式、以及想法,
不急著否定......你會發現
孩子的成長和恢復力往往比我們想的還要堅強還要快

4.給予他們機會建立自己的期望
這和第1點很像
不同的地方這次主導權在孩子自己身上
當然
學生會有很奇怪的想法
往往出乎意料
但是
這就是我們要教他的呀!
慢慢的具體、慢慢地聚焦
讓他們知道這才叫做"目標"

5.練習
很多的問題都是需要練習的
不要阻礙所有探索的機會
唯有多練習
遇到的時候才有應變能力
處理得好不好是其次
其實訓練孩子的就是種"能力"
這個能力可以說是個人行為的ˊ塑造
也可以是人格養成的過程

當然
我們的孩子當中
有很多是較為衝動或是猶豫的人
大方向不變
只是中間的引導和鼓勵的過程需要多花些心思吧!

拉哩啦紮講了一大推
還是要幫大家整理成五點(這好像是特教老師的習慣)
1.責任
2.具體稱讚
3.失敗經驗
4.自己設定
5.練習
---------------------------------------------------
在學校常會遇到和老師溝通的場合
很多老師都會說:我不是學特殊教育的,
所以我不知道要怎樣去教學障的學生。
哈哈哈哈哈
這其實很好笑
不是不知道而是有沒有心、想不想而已

教學我覺得是藝術
因人而異
學障學生是他的學習困難而導致他的學業低落
不是他這個人的問題
所以我常說「需求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
不要被障礙的迷思給困住了
我們是要針對他在學習上的困難去解決!
所以這就是常會跟老師意見不同的地方
就慢慢溝通吧!因為那畢竟不是立竿見影的工作
好玩!enjoy i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