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鼓勵。感動
大家好!我是承均老師!教學是個長遠的事業,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但常常我們需要給予他們多點的時間去消化學習,用學生可以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培養他們成為有效率的學習者。學生的學習已經不是單從課本上學習到新知識了,要培養新一代的學習者,就要從整個學習氛圍去改變調整,所以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學習也是相同的重要,我們一起帶領學生,從頭示範起,別害怕改變,因為改變才能帶動自己去思考,因為思考,才能讓自己跳脫原有的舒適圈,勇敢學習是帶領孩子成長的契機,我希望我能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伯樂,學習之海的燈塔,敲響學生學習的鐘聲......。

哇~~~時間過得很快,剛剛結束親職講座,忽然驚覺已經六月了,我五月整個就是忙碌,在兜風的路上,我喜歡慢慢地開車,這裡的交通就大概是這樣,十點過後,可以在路上漫遊漫遊.......
新學期有了不一樣的身分,我去當行政了,接的職位是特教組長,雖然是組長,但我不覺得這是升官,卻是更要謙卑的時候,因為對我來說,這是個全新的體驗,既然沒有前輩可以詢問,
我就要好好地去做功課,希望可以慢慢上手,我有信心啦,我希望可以更有效率,盡可能有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我喜歡做事情是要有規劃的,這是我還需要磨練的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又是對於學校MSSR有感了....
先前說過一篇文章內容就是再說學校的MSSR計畫
我覺得計劃本身立意良好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待會會附上連結,在此之前,我先來說說我的想法。其實,我的腦中很簡單的閃過一些想法,就是有時候是我們把孩子「特殊化」了,怎麼說呢?在教學現場當中,遇到很多的老師以及家長都會來說"這孩子是學習障礙,所以他的行為合理化地被解釋"、"這孩子是自閉症,老師你要同理他......",其實,大家講的觀念都是正確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都是正確的,身為一個特教老師,我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我也一樣會傾聽導師以及家長之間的聲音。

    其實,我想要表達的重點就是,孩子本來就會有特殊需求,例如學業、肢體動作、或是人際互動,但是這不能拿來當作是合理化的理由吧!書本教導我們要讓學生「融合」在一般的環境下,融合不就是把孩子放到正常環境下去適應嗎?當然,有些孩子的融合是需要花費一點心思的,這和理想中的融合差距頗大,這就不是我敘述的重點了,我想要說的是,是家長和老師把特殊需求的孩子給特殊化了。我身為一個特教老師,我一直都很謙虛,我會不斷地去思考這對孩子的幫助是甚麼?這是站在孩子的需求上看問題嗎?我沒有辦法幫孩子決定想要用甚麼樣的方式來生活,但是,我可以依照他們方式給予他們機會去嘗試,我覺得這就是特教老師很不錯、厲害的地方,因為我們本來就比普通班導師還要有時間去關心孩子,也要比家長的角度更來的客觀,也沒有說導師和家長的觀念是錯的,只是,有時候「當局者迷」,需要我們來當個旁觀者,讓事情比較明朗化。

    我自己也會遇到自己無法跨越的點呀,這時候我就會尋求其他老師的協助,有些資深的老師他們真的功力很深,除了對於學生能給予有效的教學之外,對於輔導同儕教師方面,往往也能給予合適地方法。當老師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能廣開心胸,接納百川,我覺得這點我就還要繼續去努力,有時候我們會太想要解決問題了,往往會窄化自己的處理方式,所以把事情簡單化,就是處理事情的第一步,把問題先釐清,我認為會對於問題解決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繼續努力吧!
這段路不會白走..

到考完這段期間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的環境是讓孩子學習閱讀的重要因素
學校所推動的活動立意良好
但是卻落實不夠...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吃光光
其實最近進行的鑑定工作,學校的鑑出率都沒有很高,很感謝普通班老師的溝通,你們盡力了!鑑定的決定權還是在家長那邊,家長需要對於孩子的學習負最大的責任。我一直認為,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需求其實是需要學校裡面各個層級的老師來做統整的評估,所謂的「教育鑑定」和「醫療鑑定」應該不一樣的機制。在教育鑑定上,除了參考醫療診斷外,還需要與家長多多溝通,因為家長的期待始終與老師的期待不一樣,就是要去溝通,幫助家長解決疑惑。今天與家長溝通的結果,我覺得家長的角度始終聚焦在孩子「問題」上,我看的就是孩子的「需求],天阿!就連家長也是為了你們自己而已...........................。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曉亭因為流感,缺了很多課,最近來到班上,除了補之前的進度之外,也還要上一點新的東西。上課的表現只能用一蹋糊塗。曉亭的基本運算能力會讓人很擔心,不知道是不是感冒的這兩個禮拜退化了,與他進行互動的時候,覺得有點無力,我覺得他已經對於學習沒有興趣,動機也很難維持,就連模仿我都顯得有氣無力的。原來模仿也是需要去學習的技能,如果連這都沒辦法的話,我真的很替他擔心,我問著他「4+5=?」,他很努力地用手指輔助去算,結果答案是「3」,我看出他的無力,也感受到我的無奈,我請他將他數的數字大聲的說出來,隨著數字的遞增,他的聲音卻是等差級數的遞減,我們好像都在等待著下課鐘聲的響起,來結束這無盡的角力賽。下課了,我在寫學習紀錄表的時候跟曉亭聊天,可以感受到他的如釋重負,想要多提醒他「哪邊需要多努力]、「多下功夫]、「回家要複習」......這類話的時候,話在我嘴邊卻說不出口,我欲言又止。這欲言又止的背後,確有很深的感觸,這欲言又止是幫助他還是阻礙它呢?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1 Mon 2016 10:36
  • 春雨

春天的天氣....
這幾天讓人真的很難忘呀....
假日去打球,熱血、活力、感動.......

Good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